常梦关爱中心小食堂

 回到项目列表
年份
2008

常梦关爱中心位于北京通州区徐辛庄内军庄村,由著名的公益爱心人士常梦女士创办,是一所托养了十余名肢体残疾儿童、智障儿童和孤儿的民间公益机构。2007年关爱中心的旧食堂因漏水成为危房被拆除,在捐助者的筹资帮助下,新食堂得以开始建设。

设计将新的食堂转了90度面向中间的庭院来布局,希望加强庭院作为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的中心作用。建筑内部主要空间以一个6米长的餐桌为核心,孩子们可以在此用餐或学习游戏。我们希望通过营造这样一个所有人可以一起活动的主空间,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家庭感,餐桌上方的天窗加强了这一感觉。后面的两个小餐室则提供了独立活动的区域,而餐室间的小庭院将室外引入建筑内部使室内空间更富有生机。西侧面向庭院的柱廊成为一个看向中间院子的过渡空间,兼起遮阳作用。建筑抬起形成可坐的平台,以强调中间院子的围合感。主空间里的长条窗对应于人坐下时的视线高度,加强了内部与庭院的联系。由于预算非常有限,设计必须采用最经济的和易操作的方式来建造:砖墙承重、轻型钢屋架、波纹金属屋面。坡屋顶角度变化是为更好地排雨且不设檐沟;玻璃直接固定于墙体中,省去了隔热的窗框,只对应于视线的要求;而可开启的木窗用于通风的功能,建筑元素因之还原为最单纯也最有力的意义。这是一个建筑回到基本、回到起点的尝试。朴素、纯粹、安静、诗意是它的本质。

设计在满足校园基本教学功能的同时, 更多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尝试通过创造多样的、有趣的、平等的建筑空间去鼓励小学生的交流和多元的行为模式,一定程度改良传统被动式的教育方式。设计将校园按照秩序、兴趣、释放三种行为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普通分班教室、音乐美术等多功能教室群和室外运动场。给课内课外间的多种活动提供不同的场所。

设计将校园视为一个微型城市,在校园内创造出许多类似于城市空间的场所:街巷、广场、庭院、台阶。这些场所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同尺度的游戏角落和迷宫式的空间体验,试图在延续孝泉镇的城市空间记忆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去自我发现和释放个性。 我们希望基于自然生长而形成的城镇所特有的自下而上式的空间复杂性在建筑中得以呈现,并给予个体更多的环境选择。

设计中针对当地气候,对遮阳、通风、隔热作了仔细的考虑;并且充分运用当地材料和工艺,如页岩青砖、木材、竹子等,还包括地震后回收的旧砖,使其参与到重建中获得再生的意义。 建筑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体系,外露的梁柱和部分混凝土墙面以清水方式处理,填充墙为外层清水砖墙和内层保温砌块的复合墙体,门窗采用实木门窗,固定扇为玻璃,开启扇为木头。上述元素在建筑立面上均清晰体现出其交接关系,反映出建构体系的逻辑。整个项目建筑工程造价在1500元/平米以下,很好地实现了整体预算控制。

以下出品方的其他项目 TAO

半山林取景器
威海衛
林建筑
Beijing
水边会所
Yancheng
孝泉民族小学
Deyang
Seaside Floating Pavilion
Rongcheng